安徽工程大学道路、景点、桥梁类命名

发布者:王燕发布时间:2024-05-30浏览次数:9832


    大学的道路、景点、桥梁类设施,是与广大师生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,也是校园文化、校园内涵建设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大学精神的体现。根据当今社会一般道路、景点、桥梁类的命名原则,结合大学的特殊环境,经反复研究和几上几下征求师生和专家的意见,形成以下方案。现将结果公布如下:

命名的几点要求及原则:

    1.具有高校的显著特征和较高的文化品位,体现大学的功能;

    2.具有系统性,能体现出学院一贯的育人理念,尽可能地挖掘学院现有的人文资源,能经历时间的检验;

    3.具有易读易写易记的特点,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,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;

    4.针对学校教学楼、实验楼所体现出的理工科特色,为更好地体现我校科学与人文的互相交融和渗透的大学精神,在道路与景点等命名中突出人文特色。

    

一、道路命名本次先命名南北向道路5条和东西向道路3条):

“南北向”路名意见及阐释

道路1:立德路(西大门至老院工会):

    “立德”二字,出自古人云:“芝兰生于幽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以穷困而改节”;“太上立德,次立功,次立言。”德,乃做人品质之首,有德者方能正确做人、传学、治世。“教书育人,德育为先”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是高校首要任务,亦即“立德”之意。同时西大门又为教工住宅区,所出入者大多数为教工,师德建设尤为当务之急,故以其意而命名。

 

道路2:立信路(中门至最北侧学生宿舍区):

    信,乃做人做事之准则。孔子云: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,“人无信不立”。信,既体现人格之美,也是民族文化之魂。

在社会诚信度较为缺失之际,结合我院“三做”育人理念,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显得极为迫切。本路纵贯学生宿舍区,为此取其名具有重要的意义。上述“立德”、“立信”的依次组成就构成对学生品质方面的总体要求。

 

道路3:求知路(东大门至图书馆):

    唐人颜真卿曰: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”大学乃求学索知之处,求知也是学生第一要务。作为学校的一所主大门主干道,“求知路”彰显了学校的主要功能;同时又连接于校图书馆,“求知”路便有其双重含义。

 

道路4:敏学路(团委报告厅至最北侧学生公寓):

    孔子有云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。此当为学习、求知之准则。“敏”意为迅速、灵敏,有敏捷、敏感、灵敏、敏锐之意,故“敏学”有敏而好学、敏而勤学、敏而思学之意。取其名有激励我校学生不但勤学,而且善学、乐学、好学。

 

道路5:笃行路(中心广场拱桥至最北侧学生公寓的男生15、16号楼):

    源自古训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辩之,笃行之。”同时与上述“敏学”联在一起可组成“敏学笃行”词组,便于记忆和理解。“笃”有忠实、踏实、扎实、一心一意、矢志不渝之含义,取其名有激励大学生不浮躁,不浅薄,不朝三暮四,注重实践,沿着既定目标矢志不渝地前行。

 

“东西向”路名意见及阐释:

道路6:博雅路(从院老招待所至A座实验楼)

    “博”意为丰富、广大、数量繁多等意思。联系到一所高校,引申具有博大、博爱、博览、博识等多种含义,较为切近高校的育人主题。三条贯穿我校东西向的横马路都以“博”字打头,既具有总揽全局、便于识记的特点,又符合我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,同时又为以后的命名留下空间。大学最初的目标就是“博雅教育”,“博雅路”作为我校的一条东西向主要干道的命名,就具有博学雅致、广博儒雅、美景典雅等含义,也是对大学教师与学生应有身份的提示与提醒。

 

道路7:博学路(从一食堂西侧至中心广场拱桥)

    该路名取自《劝学》: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”如上所述,“博”与“学”组合在一起,具有通晓知识、学问渊博、博学多才之意。

 

道路8:博文路(从学生宿舍十号楼到师生活动中心)

    本路名有知识渊博、通古达今,求学立身之含义。师生活动中心作为我校师生重要的文化活动的场地,对传承祖国优秀文化、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;同时,它也是传播最新科技知识、掌握各学科前沿动态的知识求索之地。取其名意在鼓励我校大学生弘扬祖国传统文化,做一个有道德、有知识、有文化、懂艺术的全面发展人才。

 

二、景区命名:

景区一、“艺养风行”景区。位置:我校A座行政楼北侧的广场及其湖泊等景观。

     其命名思路与风格定位为“艺养风行”,是基于如下的考虑:“艺”是指其中心广场的“六艺柱,”;“养”是指养育、培育,同时也呼应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我院的题词“养龙育虎”的“养”;“风行”是指湖泊水系具有动感,喻示年轻的学院充满生机,快速发展,故取其名“风行湖”。

其景观有:

1.中心广场景点:“六艺”是我华夏文明之精华,因而已建有六根文化浮雕柱。

“六艺”乃古人所崇尚的一个人所必备的六种素质与技能,即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等。其中“礼”乃政治宗法、道德、礼仪之教育;“乐”乃传授乐舞知识、陶冶情操之意;“射”与“御”即注重内心指向、培养技艺能力综合素质之培养;“书”和“数”乃读、写、算、天文、地理方面的知识教育。“六艺”指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,喻示我校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。

2.映月桥景点:(即中心广场东侧的半圆拱桥)

    皓月当空,水波涟漪。该桥作为我校跨在风行湖上的一座造型雅致、别具风格的拱桥,立于天地之间,集动静与其中,汇灵气于一身。若是明月当空,其月亮倒影正好映照在该桥周围的宁静水面上,故取其名。

3.风行湖景点:

    该湖泊可谓我校的一大亮点之所在。它迂回缭绕,似一条白色的玉带贯穿于整个校园。校园有了湖泊有了水,就有了灵动有了活力。微波徐来,水波不兴;徜徉其间,雅兴自得;惬意舒达,一派美景。有“自然之风行于湖面,而智者之风历于世间”之寓意。


景区二:“弦歌不断”景区:(位于D座楼东侧草地、湖泊、小径、浮雕墙等景点)

    之所以命名该景区为“弦歌不断”,一是湖面栈桥形似琴弦;同时又喻为一届届学子来校深造、毕业后踏上社会作贡献这样的薪火相传。他们的青春歌唱犹如声声悦耳动听的丝竹管弦一般,连绵悠长,弦歌不断。

1.青春广场景点:寓意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,意气风发,青春飞扬。

2.浮雕墙景点:寓意智慧似锦,知识花团锦簇。

3.伴月亭景点:与映月桥相对应,又寓意勤奋的学子伴月而读,在知识的道路上求索。


景区三:“桃李成蹊”景区:(位于教工3号宿舍楼北侧的老景区)

    就自然景观而言,这里桃李芬芳,四季常青。另取自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句。比喻老师为教书育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,也喻示学校桃李满天下。

1.“陶园”景点:一解寓意为“桃园”,桃李满天下。二解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之姓氏,喻为教书育人之场所。

2.陶亭景点:同上。

3.九曲桥景点:九曲连环,别有风致。同时也喻为我校学子在求知的道路上不畏艰难,勇于探索。

  

景区四“雅园听荷”景区:(位于校附小东北侧以及临湖半圆的一大片景区)

    “荷”乃高洁之花,已有不少古代文人骚客为之而咏叹不已。

1.“荷园”景点:站在此景点观望,但见长廊回旋,紫藤缠绕;垂柳依依,繁花似锦。再观一湖夏荷,淡雅清芳,婆娑舞动,不由心旷神怡,乐陶陶也。此处景点实为我校师生学习、静思之地,也隐含着对师生高洁品性的赞美。

2.“听荷亭”景点:该亭位于“雅园听荷”景区中,红柱绿檐,周围假山围绕。倘小憩一会,师生或好友畅叙一番,定是别有风味。若是清风徐来,雨打荷舞,沙沙作响,细细聆听,更能陶冶性情。


景区五:“溪亭寻韵”景区:(位于师生活动中心)

    源自李清照《如梦令》“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”李清照的词婉约清美,犹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画,读来常令人如痴如醉。同时女词人感情细腻,于委婉真挚中追求一种纯真的感情。“寻韵”的“韵”在此处即意味着学校风采和学校精神,喻示着大学校园生活令人流连忘返,让人追思,让人找寻,更让人珍惜。

1.艺文广场景点:(活动中心外围的广场)寓意我们的大学生要不懈追求,攀登科学知识、文学艺术之殿堂。

2.双溪亭景点:(活动中心西北侧临“风行湖”的两座凉亭)

   双溪,象征着科学与人文交汇;也借喻着老师和学生的感情相互交融。这是学校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,是我们每一个大学人心底最美好的记忆。


桥梁类: 

1.映月桥:(“六艺广场”东侧的拱桥)已有注释

2.溪桥:(风雨操场与师生活动中心之间的单拱景观桥)

    源自宋朝柳永的词《归朝欢》:“沙汀宿雁破烟飞,溪桥残月和霜白。”溪水潺潺,沁人心脾,加之柳永的词更是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,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幽静深长的意境。溪桥与双溪亭构成逻辑联系。“溪”的静与“风行湖”的动感相得益彰。

3.致远桥:(校园东侧新建的5号、6号教学楼之间的三拱桥)

    取自名句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”